影響鍋爐結焦的主要因素有:煤質差(灰熔點低)、爐膛溫度和空氣動力場,火焰中心抬高,爐膛出口溫度增高,低氧燃燒產生過多還原性氣體,吹灰不及時、長期高負荷運行等。
解決措施:
一、嚴格控制入廠煤和入爐煤: 煤種變化將對結焦有很大影響,特別是燃用灰熔點低、揮發份相對較高的煤種。因此要加強對入廠煤和入爐煤化驗,嚴格把關,其在下部爐膛燃燒時著火點早,火焰相對密集,造成擴散性燃燒,下部爐膛容積熱負荷較大,從而造成局部高溫區壁面結渣。因此燃用設計煤種是防止爐膛結焦_重要的因數。
二、運行方面防止鍋爐結焦的技術措施:
1. 運行中加強配風工況調整,調節三次風,使火焰不貼壁;調節二次風使其提供充足的氧量_煤粉的充分燃燒;調節一次風,使火焰長度合適;調節吸風機,保持爐膛負壓在-70pa左右;既要_煤粉在爐膛內充分燃燒所需要的時間,又要避免在下爐膛形成擴散燃燒。控制氧量在4%-6%之間,嚴禁缺氧燃燒。
2. 加強燃燒調整,避免大起大落,幅度太大。嚴格控制升溫升壓速度,防止出現兩側煙氣溫度偏差。
3. 加強制粉系統檢查,防止噴燃器結焦運行。
1) 正常巡回檢查中,_要注意檢查燃燒器區及粉管閘板門前、后溫度,發現異常,及時匯報,進行處理。
2) 磨煤機正常運行中,DCS CRT_要注意監視各粉管風壓,并注意其變化趨勢。發現異常,要立即_地檢查并實測燃燒器溫度。若溫度偏高,應立即停運并進行吹掃。若燃燒器_地溫度正常,其它參數也無異常變化,應聯系熱控檢查粉管壓力測點。
3) 磨煤機正常停運(包括正常減負荷停單側)后,運行人員要_地檢查分離器出口擋板、旋風子煤粉出口擋板、伐氣出口擋板在關閉位置
4) 磨煤機停運后,其相應的二次風控制擋板應保持5-10%的開度以_對狹縫式噴燃器的冷卻,防止噴燃器燒壞。
4. 堅持鍋爐定期吹灰工作,根據汽溫變化、爐膛出口煙溫及兩側煙溫差變化可適當增加吹灰次數。
1) 減溫水量不正常地升高,應進行吹灰。
2) 兩側任一側煙溫不正常,應進行吹灰。
3) 過熱器、再熱器管壁溫度比正常值偏高,應進行吹灰。
4) 省煤器、空氣預熱器部位溫度不正常升高時,應進行吹灰。
5. 加強燃燒調整,嚴防缺氧燃燒,在缺氧狀態的還原性氣氛中灰熔點會大幅下降,誘發嚴重的結焦。 6. 燃料上煤煤質發生變化時,要及時向值長匯報清楚。值長要通知到機組長及值班人員,并做好記錄,以便值班人員提前做好預想,燒至變化煤種時能及時調整。
三、除灰運行防止鍋爐堵渣的技術措施:
1. 經常檢查輸渣皮帶的運行情況,發現運行皮帶上無渣時,應立即匯報值長。
2. 確保渣斗水位正常,嚴防因渣斗缺水造成的結大焦現象。
3. 運行中加強巡回檢查,發現渣斗漏水等缺陷,及時聯系檢修處理。
4. 每2小時觀察爐膛底部灰斗落渣情況。發現異常應立即匯報值長,采取措施。嚴防跨大焦。結焦情況嚴重時每半小時觀察一次。
5. 煤質特差,灰份較大時適當調整撈渣機速度。
6. 聯系檢修定期進行碎渣機、撈渣機的維護工作。
四、機組正常運行中的組織協調:
1. 燃料及輔機煤化驗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煤樣化驗,并且及時將化驗結果送交給值長,使運行人員做到心中有數,便于及時調整燃燒;
2. 值長要及時將機組運行狀況交代給除灰運行,包括機組負荷、磨煤機運行臺數、煤質等,使灰運掌握工況,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除渣。
3. 燃料值班人員認真執行配煤規定,要_配煤的比例適中,避免煤種的大幅度變化。摸索摻配經驗,值長做好調度和協調。
4. #1爐值班員要及時了解煤種的變化情況,嚴格監視磨煤機和給煤機流量的運行情況,每1小時觀察一次
鍋爐下部著火和結焦情況(爐底落渣多少、焦的熔融狀態),針對煤種的變化進行燃燒調整。
5. 加強入爐煤的監督和化驗,化驗員每班不少于兩次的取樣化驗,并將化驗結果發送到值長和機組長微機上,以便作為集控人員調整燃燒的依據。
6. 要有高崗位人員(副值以上)每兩小時對爐內燃燒和結焦情況進行檢查,,特別是噴燃器處,發現有結焦情況要及時調整和清理,避免結焦加劇。
7. 在負荷適當時(每天中班)要對水冷壁進行吹灰,降低爐膛的容積熱負荷,高負荷運行時要加強受熱面壁溫的監視,防止超溫爆管。
8. 由于燃燒的煤種發熱量較高,在運行時要盡可能的保持下層火咀的運行,調整時開大上層二次風,關小下層二次風,盡可能的降低火焰中心,防止過熱器處結焦。
9. 高負荷時要開大磨煤機周界風,提高火焰的剛性,防止火焰貼邊結焦。
10. 運行中根據揮發分的情況,嚴格控制磨煤機出口溫度不_60℃,在負荷過低的情況下,要保持一次風速不要過低(總一次風控制在12KPa),避免燒壞噴燃器和噴燃器附近結焦。
11. 發現結焦時要注意撈渣機、碎渣機的運行情況,防止大焦落下卡壞撈渣機、碎渣機。
12. 加強爐膛負壓的監視和調整,做好掉大焦滅火的事故預想。
13. 嚴格監視高過和高再入口煙溫的變化,嚴格控制,防止煙道受熱面結焦。